清研文化|精准施策推动文旅产业持续复苏!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0年全年国内游客28.8亿人次,比上年下降52.1%。国内旅游收入22286亿元,下降61.1%。虽然2020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98514亿元,比上年增长2.2%,但文化娱乐休闲服务、文化传播渠道、文化辅助生产和中介服务3个行业分别下降30.2%、11.8%和6.9%。文旅产业成为受疫情影响最大、损失最严重的行业之一。为帮助文旅企业渡过难关,推动文旅产业尽快复苏,文旅部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须进一步加大文旅产业政策的精准支持力度,重振文旅企业家和文旅消费者信心,激发文旅市场活力并释放消费潜力。

进一步提高政策精准性

从精准施策着手纾解文旅企业经营压力,帮助文旅企业度过疫情难关。现有支持政策的惠及面还不够广,尚未完全纾解企业所面临的困难。兹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提升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的精准程度。一方面,在已统筹安排的各级文化和旅游发展专项资金使用过程中,要坚持分级分类支持原则,既要考虑优先支持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优秀文旅企业和重点文旅项目,也要考察拟支持企业近年来的纳税情况、社会效益、信用等级等因素。另一方面,积极探索“文旅+金融”的新模式,尽快设立文化和旅游产业信贷风险补偿专项资金。建立“政府+银行”的文旅企业信贷风险分担机制,增加资金安全系数,放大资金投入倍数,从银行风险管理的角度入手破解中小微文旅企业的“轻资产”“贷款难”等问题。

第二,支持各类资金多种渠道驰援困难企业。对于发展前景良好但因疫情等原因暂时遇到资金困难的优秀文旅企业和重点文旅项目,一方面,支持银行、券商、保险等金融机构通过发行纾困专项债券,设立专项资产管理计划等方式向市场注入流动性。另一方面,支持国有企业和股权基金通过战略性入股等方式纾解文旅企业资金困难问题。

从供给侧入手提升管理水平  

从供给侧入手提升文旅管理水平,让数字文旅产业成为优化供给的引擎。就疫情对经济增长的冲击及其对文旅市场的影响而言,文旅市场的恢复很可能是结构性的,文旅产品结构和文旅消费场景都将发生比较大的改变。兹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推动文旅智慧化建设,提升应急管理的水平。一方面,提升智慧文旅服务水平。围绕游客在出行前、行程中、游玩后的各阶段需求变化,运用LBS技术(基于位置的服务)提供文旅公共信息服务,从而实现文旅服务质量的提升,文旅产品结构的优化,文旅市场秩序的改善。另一方面,提高景区安全预警能力。运用大数据技术实时处理碎片化的文旅数据,随时了解人流密集度,即时疏导景区客流量。通过视频监控、报警系统、智能广播等技术手段,快速处理突发事件,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第二,大力发展数字文旅产业,平衡文旅供需矛盾。在疫情期间,以数字内容为核心的数字文旅产业异军突起,逆势上扬。应将数字文旅产业作为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抓手和平衡文旅产品供需矛盾的手段。一方面,抓住数字经济的发展机遇,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文旅产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另一方面,抓住5G、超高清等新技术的发展机遇,发展沉浸式体验型文旅消费,增加优质数字文旅产品供给。总之,以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为依托,积极探索文化、旅游、科技在各个领域的深度融合方式和内容呈现形式,推动文化旅游和数字经济走向深度融合,让数字文旅产业成为文旅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引擎。

从需求侧着手加大惠民力度

从需求端下手分阶段推出“政策工具包”,加大文旅惠民力度释放消费潜力。对于后疫情时期的文旅消费需求,既不宜简单类比“非典”时期的情形,也不应盲目乐观地期待“报复性反弹”,而应实实在在地加大文旅惠民政策力度,尽量释放文旅消费潜力,尽快恢复文旅市场活力。兹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打好文旅惠民“组合拳”,有计划地刺激文旅消费。一是提高文旅惠民政策的有效性和协同性。注意将文化惠民演出和旅游惠民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将惠民演出的舞台延伸到旅游景区和美丽乡村,为当地居民和广大游客提供文化内涵更为丰富的精神享受和旅游体验。二是分期分批地推出景区的免票政策。扩大受惠面,延长惠民期。通过分期分批地发布游客优惠清单和景区的分时段、分地域免票政策,在合理控制景区游客总流量的前提下,刺激游客的出游意愿。

第二,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支持文旅企业恢复经营。在文旅企业复工复产后,依然面临文旅市场的有效消费需求不足等突出问题,单纯依靠文旅产业自救的自我修复难度较大。具体来说,一要增强政府支出的精准性和拉动力。一方面,通过政府购买文旅服务、财政补贴文旅消费等方式,发行文旅惠民卡、文旅消费券,拉动文旅消费。另一方面,对于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实施免票政策的景区,给与一定的门票损失补贴。从实现文旅综合效益增长的角度,不仅算“门票账”,而且算游客在“吃住行游购娱”上的“消费账”。二要支持文旅企业承办相关公务活动。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按政府采购和服务外包的要求,鼓励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国有企业将会议、会展、培训、接待等公务活动委托饭店、旅行社、文化传播公司等文旅企业承办。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