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研智库 | 从钱学森“山水城市”到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

从钱学森“山水城市”概念的提出,到吴良镛教授“人居环境科学”的确立,国内人居生态环境理论研究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

山水城市

“山水城市”的概念最早出现在1990年7月31日钱学森先生写给吴良镛教授的信中。就“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城市向何处去”这个大问题,钱学森先生提出了“山水城市”的科学设想,他认为,中国城市建设要发扬中国园林建筑风格,把整个城市建设成一座超大型园林,称之为“山水城市”。同时,还认为中国园林不仅是园林、园艺、园艺学三个方面的综合,而且是经过扬弃达到更高一级的艺术产物,要以中国园林艺术来美化我们的城市,使我们的大城市更上一层楼。

清研智库 | 从钱学森“山水城市”到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

在钱学森先生将中国古代山水诗词、中国山水画和古典园林融为一体,从而创造“山水城市”的基础上,吴良镛教授认为:“山水城市”是提倡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其最终目的在于建立“人工环境”(以“城市”为代表)与“自然环境”(以“山水”为代表)相融合的人类聚居环境。山水城市的核心是如何处理好城市与自然的关系。

他提出,中国城市要发展,建设要前进,由城市山水建筑所构成的城市景观,它的文化内涵应当继承,但绝不是抄袭照搬古代的乃至外国式样,而是建立在现代生活基础上的创造。建设性的破坏不仅破坏山水景观,还破坏了自然生态,危及城市的存亡,因此,山水城市的讨论已经不仅是山水美学,更涉及生态保护,而这些又与经济发展、文脉继承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密切相关。

生态居住

陈易(2003)提出生态居住社区概念(ecological residential community或ecologicalcommunity),认为在建造人居适宜环境中应注重综合利用土地,在绿化设计中提倡生态绿化,注重基础设施建设通过采用健康材料、高效利用能源与资源等方式建造生态居住小区,实现生态居住总目标。

清研智库 | 从钱学森“山水城市”到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

蔡杞添(2008)提出要充分发挥绿色在居住区环境生态中更深层的作用,建立人工生态植物群落,维护生态环境质量。建设生态型居住环境,要注重研究区内植被、微生物、动物和人之间的关系,强调自然与人的影响,通过植被的多样性、自然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来营造住宅区环境质量,通过植物配置群落化、发展立体化等途径改善居住区生态功能。

顾林奎(2019)认为生态居住社区具有和谐性、可持续性和系统性的特点,指出其在环境保护、生态调节、社会凝聚和教化功能中的作用和内涵,对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新问题做出了解答。

可持续发展

1987年,国际环境和发展委员会在其出版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系统地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并最终写入1992年联合国《里约环境和发展宣言》和《21世纪议程》。1994年出版的《中国世纪议程-中国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提出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并从城市管理、基础设施建设、开发能力和个人住房四个方面讨论了城市宏观人居环境的优化。

清研智库 | 从钱学森“山水城市”到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

可持续发展是针对旧的“不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弊端和危害而提出来的,“高消耗、高投入、高污染”的发展模式,导致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生态平衡的破坏,从最终结果来看,它要么是以一部分地区的落后或贫穷来换取另一部分地区的发达,要么是以对未来发展潜力的破坏而换来当前短暂的繁荣,总之,是一种不可持续发展的生产和消费模式。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在1995年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上,中国政府明确提出“必须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在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相适应,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

人居环境

以吴良镛教授为核心的清华大学人居环境研究中心于1995年11月正式成立,吴良镛与周干峙、林志群于1993年在分析当前建筑业的发展形势和问题后,首次正式提出建立“人居环境科学”。随后,1995年11月在清华大学成立了以吴良镛教授为核心的人居环境研究中心,该中心以建筑学科为主,将理科、人文、经济、管理、社会等多种学科相融合,为人居环境研究开拓了新领域和新方法,并做出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此后“人居环境”一词被越来越多的学科引用。随着住房制度的不断改革,人们越来越关注居住环境,因此客观上也促进了人居环境的研究。之后吴良镛教授于2001年在提出“人居环境科学基本框架”的基础上,发表了论著《人居环境科学导论》,为人居环境的理论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

清研智库 | 从钱学森“山水城市”到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

吴良镛成功运用人居环境科学理论,开展区域城乡、建筑、园林等多尺度、多类型的规划设计研究与实践。主持参与北京图书馆新馆设计、天安门广场扩建规划设计、中央美术学院校园规划设计、孔子研究院规划设计等多个重大工程项目。

随着对城市人居环境研究的不断深入,城市的宜居性和宜居城市建设也成为人居环境关注的重点。如张文忠(2007)认为居住环境由自然环境、空间格局、服务设施构成和人文环境四方面构成,同时对宜居城市的内涵、指标评价体系、居住环境的评价方法以及居住环境评价的目的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李业锦(2008)系统梳理了宜居城市的理论基础,以大连市为例,对其城市宜居性的综合水平进行评价并探讨了宜居性评价结果与不同社会经济属性特征之间的相关关系;谌丽(2008)和任学慧(2008)对大连市的宜居性进行了定量测度,总结了各类型宜居性空间的总体特征,封志明(2008)、郝慧梅(2009)、魏伟(2008)等还详细探讨了中国不同尺度区域和城市的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的空间分异特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