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研智库:一次性塑料产品治理的五个认识误区

近年来,消费者对所购买产品的环保意识大大增强。例如,消费者可能会选择避免使用一次性塑料瓶,或者寻求可持续的回收利用。然而,在选择生活方式时,为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也很容易忽略森林的存在。

例如,回收塑料制品和避免使用塑料包装固然重要,但从总体来看,还有其他对环境影响更大的事情,比如减少和重复使用产品。

密歇根大学环境工程师Shelie Miller在《环境科学与技术》杂志上撰文,列出了围绕一次性塑料对环境影响的五个最常见的误区。她的研究是基于产品的生命周期评估,该评估考虑了产品从开采、制造到最终被摆上超市货架的那一刻所需的所有能源和材料。并非所有产品的碳足迹和塑料足迹都是一样的,所以你可能会惊讶地发现,看似明显的环保选择可能不是那么好。这篇文章旨在帮助那些试图减少对环境影响的人们更好地了解情况,并做出对环境影响最小的选择。

误区一:塑料包装比产品对环境的影响大。

当我们看到超市里一排排的塑料瓶,或者看到堆满塑料瓶的垃圾填埋场时,很自然地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这就是问题所在。所以,如果我们多回收塑料瓶和其他类型的塑料包装,我们对环境污染的贡献就会大大减少。

这是错误的。作为消费者,我们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实际上,99%的时候,包装内的产品才是对环境影响最大的。只是消费者首先看到的是包装,所以他们自然而然地认为那是产品中最有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部分。

误区二:塑料是对环境不利的包装材料

这实际上要看情况。在绝大多数产品类别中,一次性塑料制品对环境的总体影响要比一次性玻璃或金属制品低得多。

误区三:可重复使用的产品总是比一次性使用的产品好。

如果你每天都要使用塑料餐具和泡沫食品容器,那肯定是个问题,所有一次性塑料容器也是如此。但要想让可重复使用的产品抵消制造它们所需的材料和能源,这些产品通常要重复使用很多很多次。否则,这些可重复使用的产品实际上会比塑料更糟糕。

丹麦环境和食品部在2018年的一项生命周期评估中发现,棉袋必须重复使用数千次才能达到塑料袋的环保性能。更重要的是,有机棉袋的重复使用次数要比传统棉袋多很多(2万次对7000次)。不过,这项研究并没有考虑到塑料垃圾对海洋动物和其他野生动物的影响,这项评估只讨论了产品生命周期中涉及的能源和二氧化碳排放。

误区:回收和堆肥是最重要的环保工作。

与减少整体消耗的影响相比,回收和堆肥其实环境效益很低。更重要的是,堆肥有其自身的缺陷和弱点。比如,很多消费者往往会把不可堆肥的物品扔进垃圾箱。这种污染增加了水、能源和其他资源的使用,并推高了运营成本。

2018年,俄勒冈州环境质量部(DEQ)对1200多项涉及可堆肥包装的比较和360多项食品服务用品的比较进行了审查,时间跨度为18年的生命周期评估。评估发现,大多数情况下,使用可堆肥产品和堆肥过程对环境的影响高于使用不可堆肥的包装或产品。

误区五:零浪费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产品或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零浪费是将我们产生的废弃物降到最低,并将社区、企业和行业联系在一起,使一个人的废弃物成为另一个人的原料,这是一个奇妙的想法。然而,就一次性塑料而言,与减少废物的影响相比,将塑料废物从垃圾填埋场分流出来的好处并不那么重要。

所有这些并不是说回收是无用的,也不是说堆肥在某些情况下对环境没有好处。只是围绕对环境的影响的讨论必须更加细致。在米勒的研究中,提到了 “减少、再利用、再循环 “。然而,这其实是一个等级制度。我们要想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最重要的事情只是减少消耗,其次是再利用,最后是回收。

生命周期研究的结果一般取决于所分析的具体产品。减少、再利用、再循环的层次结构有很多细微的差别。但可以肯定地说,减少环境密集型产品的消费很容易成为消费者为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影响所能做的最有影响的事情。

通常情况下,环保信息传递都会过分强调回收包装的重要性。虽然这肯定有其优点,特别是在减少海洋中的塑料污染量方面,但这项研究描绘了整个塑料垃圾系统的更广阔的前景。

作者Tibi Puiu,原载于ZME科学网,清研智库李梓涵编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