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顶刊称新冠病毒在人体内变化更接近流感,而非SARS?

清研智库品牌部李梓涵编译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近日发表了由广东省疾控中心、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香港大学的学者联合完成的论文,称认为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患者的病毒核酸脱落模式与 4 型流感患者相似,并且似乎与非典时期感染 SARS 的患者不同。

该研究监测了来自广东省珠海市的18例确诊患者(9例男性和9例女性,中位年龄59岁;范围26至76岁)的上呼吸道样本中的新型冠状病毒的载量,研究样本中包括位于两个家庭聚集类中4例继发感染的患者,其中 1 名从未出现症状的患者与已知确诊病例的患者有过密切接触,因此受到监测。总共分析了72个鼻拭子(从中鼻甲和鼻咽采样)(图1A)和72个咽拭子(图1B),每位患者获得1到9个连续样本。所有患者在研究过程中均使用聚脂棉签。

医学顶刊称新冠病毒在人体内变化更接近流感,而非SARS?

图:感染患者的病毒载量(图A显示了Orf1b在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析中的周期阈值(Ct)值,该阈值是从14例输入病例和3例继发病例的鼻拭子中检测到的。图B显示了咽拭子的Ct值。Z患者没有临床症状,未包括在图中。重症输入病例(患者E,I和P)用红色标记,带有轻度至中度疾病的输入病例用黑色标记,而继发病例(D, H和L)标记为蓝色。图C显示症状发作后一天的时间,在RT-PCR分析中Orf1b在14例输入病例和3例继发病例中的总Ct值。 Ct值与病毒RNA拷贝数成反比。)

从2020年1月7日至1月26日,共有14名刚从武汉返回并发烧(≥37.3°C)的患者通过以下方式被诊断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疾病)。用针对SARS-CoV-2的N和Orf1b基因的引物和探针进行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反应测定,该测定法是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定的。样品在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了检测。在14例输入病例中,有13例CT显示肺部有炎症。症状发作前的14天内,没有人去过武汉的华南海鲜批发市场。患者E,I和P需要入住重症监护病房,而其他患者则是轻度至中度患者。在患者E,I和P的密切接触者中检测到继发感染。患者E在武汉工作,于1月17日在珠海和他的妻子(患者L)和母亲(患者D)拜访了朋友(患者Z)。患者L和D分别在1月20日和1月22日出现症状,在症状发作后不久在其鼻和咽拭子中检测到病毒RNA。 Z患者没有临床症状,但是在接触后第7天、10天和11天,他的鼻拭子(循环阈值[Ct]值为22至28)和喉咙拭子(Ct值为30至32)呈阳性。 2月6日Z患者的CT扫描效果不明显。 I和P患者住在武汉,并于1月11日症状首次出现时在珠海探望了他们的女儿(患者H)。 1月17日,患者H出现了发热症状,一天后在鼻和咽拭子中检测到病毒RNA。

论文分析了从 17 例有症状患者处获得的鼻拭子和咽拭子样本中的病毒载量与症状发作日的关系。发现,在病患有症状发作后不久就会检测到较高的病毒载量(与 Ct 值成反比),其中鼻子中的病毒载量要高于咽喉中的。通过分析,作者认为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患者的病毒核酸脱落模式与 4 型流感患者相似,并且似乎与非典时期感染 SARS 的患者不同。此外,还发现从无症状患者的样本中检测到的病毒载量与有症状患者很接近,这表明了无症状或轻度症状患者都具有传播潜力,并且在感染早期就可能拥有较强的传染性。这些发现与有关传播可能在感染过程中早期发生的报告相一致,这表明对新型冠状肺炎感染者的诊断和隔离,相对于非典时期控制SARS病毒的防控政策要做出一些改变。需要确定新型冠状病毒载量与可培养病毒之间的关系。

同时,有部分无症状和轻症患者,在至少 5 天的时间内,都可在其口咽部样本中检测到的病毒 RNA,而这表明需要更多的数据来进一步确定病毒的传播动态,以便能够筛选出能为研究实践提供有效信息的样本。

 

相关文章